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重工机械网>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6月份制造业PMI为50.9%,供需两端持续回暖

2020-07-08 10:33:59国家*阅读量:1970 我要评论


导读:2020年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9%、54.4%和54.2%,均高于上月。

  【重工机械网 国内新闻】当前,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复苏态势持续向好。2020年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9%、54.4%和54.2%,均高于上月。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升
 
  6月份,制造业PMI为50.9%,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PMI高于临界点,较上月增加5个,制造业稳步恢复,基本面继续改善。
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
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
 
  本月主要特点:
 
  一是供需两端持续回暖。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9%和51.4%,比上月上升0.7和0.5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从行业情况看,医药、有色、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均明显高于上月,市场需求得到改善,企业生产动力有所增强。
 
  二是价格指数有所上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6.8%和52.4%,比上月回升5.2和3.7个百分点,均为年内高点。从行业情况看,石油加工、钢铁、有色等上游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高于上月,升至60.0%以上高位。
中国制造业PMI及构成指数(经季节调整)
中国制造业PMI及构成指数(经季节调整)
 
  三是进出口指数均有改善。随着主要经济体先后重启经济,本月我国制造业进出口指数低位回升,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2.6%,高于上月7.3个百分点,造纸印刷、石油加工、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7个制造行业回升幅度大于10.0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7.0%,较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制品、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汽车等6个制造行业高于临界点。
 
  四是企业信心基本稳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虽有小幅回落,仍达到57.5%,表明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比较乐观。从行业情况看,石油加工、汽车、*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60.0%。
 
  虽然本月PMI指数有所回升,制造业稳步恢复,但同时也要看到,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一是进出口指数虽连续两个月改善,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下,当前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外部市场依然存在变数。二是部分行业复苏压力依然较大,纺织、纺织服装服饰、木材加工等制造业PMI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下。三是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大,PMI为48.9 %,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且反映订单不足的小型企业占比高于大中型企业。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延续回升态势
 
  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高于上月0.8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回升。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经季节调整)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经季节调整)
 
  服务业继续改善。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高于上月1.1个百分点,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临界点,多数行业生产经营持续恢复。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业处于59.0%及以上,业务量有所加大。近期制造业复苏势头进一步巩固,带动相关服务行业业务量增加,本月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7.3%,较上月上升4.5个百分点。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市场信心增强,服务业需求继续释放,新订单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同时,部分服务行业复苏仍然困难,文化体育娱乐和居民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仍位于临界点以下。
 
  建筑业持续增长。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8%,虽较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但连续三个月高于59.0%,建筑业工程量稳步增长。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7.8%,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企业对行业发展信心有所增强。
 
  三、综合PMI产出指数高于上月
综合PMI产出指数(经季节调整)
综合PMI产出指数(经季节调整)
 
  6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2%,高于上月0.8个百分点,企业生产运营持续改善。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3.9%和54.4%,比上月均有所上升。
 
  原标题:6月份制造业PMI为50.9%,供需两端持续回暖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重工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