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重工机械网>新闻首页>地方市场

新趋势!为何车企纷纷开始下场造电池?

2022-05-19 14:33:18智能制造网整理阅读量:271 我要评论


导读:下场造电池的的成本和未来收益何时以及是否能够平衡,是每家亲自下场的车企需要考虑的问题。

  近日,大众汽车传出将在欧洲选址建造第四座电池超级工厂的消息。此前,大众集团为了满足2025年后的电池供应,计划至2030年前,在欧洲建设6座总年产能达240千兆瓦时的超级电池工厂。
 
  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法国半导体分析机构Yole的电力电子团队发布的《汽车电力电子——聚焦于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广泛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600万辆。一般而言,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寿命大约在3~6年,国内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换热潮已经来临。
 
  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不小,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动力总成系统成本占整车约25%,而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占整车成本达52%,电池系统成本占比最高,达到整车的38%,这导致传统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壁垒被打破。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需求日益扩张,电池厂商们获利颇丰。以宁德时代为例,2021年宁德时代营收首次破千亿,净利增长率185.34%。但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修建自家的电池工厂。这不禁让人发问:为何车企纷纷开始下场造电池?
 
  正如马斯克所说的那样,汽车厂商面临的瓶颈不是市场需求,而是产能不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充足的产能意味着能够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产能不足的汽车厂商只能将订单拱手让人。因此,车企下场造电池,既是稳固自身供应链的需要,也是在市场中立足的手段。
 
  谈到车企造电池,就不得不提到比亚迪了。1995年成立的比亚迪最早是做电池的,在早期的发展中,比亚迪积累了丰富的电池研发制造经验,这也为后来的自产电池甚至为其他企业提供电池奠定了基础。在动力电池的选择上,比亚迪汽车普遍采用的是磷酸锂铁电池,这种电池的稳定性较好,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此外,比亚迪选择自产电池,也是出于成本考虑。目前国内的车企大多选择的是宁德时代这样的专业电池生产厂家。但值得注意的是,电池的价格掌握在电池厂商的手里,不利于汽车厂商控制成本。
 
  车企自己生产动力电池很有可能因技术不成熟造成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情况。另外车企与电池的技术路线不同,动力电池研发制造生产周期长,倘若无法形成规模量产,车企则需承担巨额的研发费用。
 
  当前,动力电池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磷酸铁锂、三元锂、四元锂、钠电池、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多且迭代极快。下场造电池的的成本和未来收益何时以及是否能够平衡,是每家亲自下场的车企需要考虑的问题。
 
  原标题:新趋势!为何车企纷纷开始下场造电池?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重工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 市场“争夺战”暗潮汹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将有新“办法”!

    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正处在“追逐赛”阶段,动力电池头部企业、整车车企、固废资源化企业都对此“虎视眈眈”,行业内外均在期待能从该领域跑出下一个巨头企业,毕竟由化石燃料朝着电动化的趋势已不可挡。
    2022-08-04 18:44:56
    667
  • 氢燃料电池准备“上天”,业内人士:我看行!

    氢燃料电池车市场尚未稳固,知名车企拉斯莱斯又公布了一则重磅消息——拟与现代汽车合作,将全电力推进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带入先进空中交通(AAM)市场,并计划在2025年前完成一架氢燃料电池动力飞机的演示。
    2022-07-22 14:52:55
    403
  • 松下价值40亿美元的EV电池厂将在堪萨斯州落地

    堪萨斯州州长办公室在一份新闻稿中称,松下已经选择在堪萨斯州的De Soto建造一座新EV电池厂,该厂预计将为该州带来高达40亿美元的投资。新闻稿预测称,该工厂将创造多达4000个就业机会,另外估计还有4000个供应商和社区企业的就业机会。
    2022-07-21 14:48:23
    750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