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当前位置:重工机械网>新闻首页>政策法规

关于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2-2035年)》的通知

2022-06-21 14:05:06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阅读量:454 我要评论


导读:为加快抢占绿色低碳新赛道,大力推动上海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制定《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

  关于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2-2035年)》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抢占绿色低碳新赛道,大力推动本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制定了《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
 
  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上 海 市 应 急 管 理 局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5月8日
 
  发展现状
 
  上海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积累,行业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不断突破,示范应用大面积推广,企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等重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开展前瞻布局研究。
 
  目前,工业产氢供氢能力近 50 万吨/年,有力支撑了工业、医疗等行业的用氢需求。已建成 10 座加氢站和近 30公里输氢管道,为氢能的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上海氢能产业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依然面临一些瓶颈问题。氢燃料电池部分关键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缺乏竞争力强的领军企业,氢能在储能、发电等新领域的应用比较薄弱,氢能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仍需提升。
 
  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产业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储输用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水平大幅提升,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建设各类加氢站 70 座左右,培育 5-10 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 3-5 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 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 1000 亿元,在交通领域带动二氧化碳减排 5-10 万吨/年。
 
  到 2035 年,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形成丰富多元的应用生态,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
 
  重点任务
 
  专栏一 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1)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重点开展车载储氢系统、高功率密度石墨板电堆、长寿命金属板电堆、高可靠质子交换膜、高耐蚀碳纸、高速无油离心空压机、高可靠性氢气循环泵、高可靠性车载供氢系统技术研究。
 
  (2)制储运加关键材料和零部件重点开展低能耗长寿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高回收率氢气纯化和低成本安全可靠碳捕捉、封存与利用(CCUS)等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开展液氨储氢、有机液体储氢、固态储氢、液态储氢等复合储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突破 100 兆帕及以上运输用高压氢瓶应用关键技术。利用既有管道开展输氢(掺氢)管道临氢技术研究。开展移动加氢、车载换瓶等关键技术研究。
 
  专栏二 氢能标准体系构建工程
 
  (1)氢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重点构建:氢能装置定量风险评估与模型有效性验证技术标准;站内制氢工艺安全控制标准;氢能产业链风险预警技术要求及数据采集标准;高压临氢设备失效数据采集标准。
 
  (2)氢泄漏及燃爆防护标准
 
  重点构建:临氢环境下临氢材料和零部件氢泄露检测及危险性试验研究;氢泄漏检测技术标准;高压氢安全泄放要求;抑爆及泄爆技术标准;氢爆炸防护技术标准;氢事故应急标准。
 
  (3)氢能产业链安全规范
 
  重点构建:供氢母站安全技术规范;加氢站安全验收标准;液氢生产及安全储运标准;氢能设备和装置的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标准。
 
  专栏三 氢能供应保障工程
 
  (1)工业副产氢
 
  “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低碳、安全的工业副产氢源保障项目建设,保障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的用氢需求,依托园区炼油化工项目改扩建工程,在满足绿色发展、减污降碳的条件下,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和化石能源替代。
 
  (2)生物质制氢
 
  基于老港垃圾填埋场,通过研发合适的催化剂、添加助剂改性催化剂、开发新型载体、改进重整制氢工艺,提高生物质制氢体系能量利用率及产氢量,降低催化剂用量并提高其稳定性。
 
  (3)海上风电制氢
 
  开展深远海风电制氢相关技术研究,结合上海深远海风电整体布局,积极开展示范工程建设。突破海上使用淡水电解水制氢的瓶颈,降低海水制氢成本。
 
  (4)长江氢走廊
 
  深入挖掘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打造“西氢东送”的长江氢能走廊。
 
  (5)海外氢源供给
 
  在有条件的港口码头探索建设氢能(富氢载体)船舶输运码头,为国内外氢能进口提供接驳条件。
 
  专栏四 加氢站建设工程
 
  至 2025 年,规划建设加氢站 70 座左右,重点区域涵盖金山、宝山、临港、嘉定、青浦等;重点通道包括S32 申嘉湖高速、两港大道-沪奉高速-沪金高速、G50沪渝高速、G60 沪昆高速、G15 沈海高速等。在临港、崇明探索现场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示范。
 
  中长期,根据发展需求,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加氢站。
 
  专栏五 交通领域氢能示范应用
 
  (1)氢能公交
 
  在金山、宝山、临港、嘉定、青浦等区域构建覆盖公交客车、通勤客车等领域的综合示范应用场景,探索建设中运量公交线路,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公交车燃料电池汽车替换示范。
 
  (2)氢能重卡
 
  基于物流重卡车辆活动路径相对固定的特点,围绕成品钢材、煤矿、整车及零部件等重载物流领域,加快氢能重卡商业化应用。推动洋山港智能重卡项目加快实现燃料电池方向的商业化应用。
 
  (3)氢能物流车
 
  瞄准生鲜冷链、物流抛货,以及城际物流、城郊物流运输等场景,加强燃料电池汽车区间及城际间物流配送的示范应用,涵盖专用配送、快递、邮政、冷链、土方垃圾等领域。
 
  (4)氢能乘用车
 
  重点在虹桥枢纽、嘉定等推广大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在租赁用车、公务用车等方面进一步扩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效应。
 
  (5)氢能叉车
 
  基于金山、奉贤化工区、临港新片区等产业园区特定应用场景,探索推广氢燃料电池叉车示范应用。
 
  专栏六 能源领域氢能示范应用
 
  (1)氢气储能
 
  开展氢储能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制氢应用场景的示范应用,发挥氢能在不同能源领域的协同优化潜力,促进氢能在电、热、燃料之间的互联互通。
 
  (2)氢能热电联供
 
  加大氢能热电联供示范应用,促进氢燃料电池电堆开发和能量匹配系统研发。
 
  (3)氢混燃气轮机
 
  开展全温全尺寸部件级试验验证,掌握氢混燃气轮机设计、制造与试验技术,完成基于现有技术集成的氢混燃气轮机示范项目。
 
  原标题:关于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2-2035年)》的通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重工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