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机械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首页-资讯-技术-商机-商城-企业-展会-品牌-访谈-专题-样本-人才- 手机版
兴旺宝明通
本站服务网站帮助会员服务

本站原创|行业动态|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产品新闻|科技动态|名企动态|人物访谈|政策法规|本站速递

精彩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重工机械网>资讯中心> 关注人物>叶檀:制造业面临生死劫
叶檀:制造业面临生死劫

2013年08月01日 10:36  信息来源: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浏览次数:29586次  
分享:
  中国经济持续低迷已经开始暴露出越来越严重的危机。关于“史上大学生就业困难一年”的说法不是孤单存在的,技术工人就也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今年以来全球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已经停止招聘新员工。长三角、珠三角许多传统制造企业苦苦挣扎,“紧缩病情”正在向大品牌、大企业蔓延。
  
  在这样困难的境地中,前些年涌入中国设厂的许多外资制造企业有了逃离中国的迹象。据近期《21世纪经济观察》报道,日本正在缅甸与当地政府合资兴建占地2400公顷的迪拉姆工业园区,预计包括富士、夏普在内的众多日系电子制造业工厂将入驻该园区。伊藤洋华堂、爱世克斯(ASICS)等正在把生产工厂布局从中国转向东南亚。
  
  国内经济学者叶檀在近期的《新民周刊》上针对中国制造业遭遇巨大困境的问题,发表题为“制造业生死劫”的文章说:现在到了检验过去三十年中国制造业发展含金量的时候。
  
  叶檀认为,大部分中国企业禁不起考验,三十年的制造业发展,大的成就是建立了为中低端制造业配套的完整的生产链条。如中国的汽配行业、机械工程行业、纺织机械、制药机械等行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产品质量在上升,这是了不起的进步。但是,这样的进步未能获得市场基本制度的保障,以至到现在对市场化还有根本质疑。三十年的时间内,虽然有幸出现了少数企业家,由于户籍、培训等制度的制约,中国制造业未能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的庞大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目前的大量普通工人与三十年前的祖父辈民工在形象上有了极大区别,但在专业素质上却没有本质区别。而服务、研发、设计所需要的宽松的创新环境,迄今尚未建立。
  
  叶檀提出,要主动应对这一波产业转移大潮,好的结果是,中国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成为服务、设计、研发基地。糟的结果是,中国被排挤出下一轮产业链。互联网时代地球是快而平的,美国成为全球创新中心,通过新一代智能制造与快速反应技术,与其他制造大国实现无缝对接。德国与日本、韩国成为中制造大国,东南亚、南亚等地抢占低端市场。中国除了人口众多之外无可倚恃,如不能发挥市场制度的活力,恐将沦为低端之末。
更多相关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工机械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重工机械网,转载请必须注明重工机械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视环会—环保行业线上展会

重工机械设备网 - 致力推动重工行业电子商务化进程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本站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诚聘英才

Copyright zg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客服电话:0571-87759927采购热线:0571-87759927网站客服: 余小姐